樵隐图 其二

买臣昔采薪,颇似远名利。
何事五十年,却复怀富贵。
古来樵牧间,多非隐沦地。
寄言谢君子,无使心迹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了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有趣对比,用砍柴人的故事引发对"隐居"的思考。

前四句讲了个历史故事:汉代朱买臣早年靠砍柴为生,看似远离名利,但五十岁后却突然追求起富贵。这里用"颇似"二字很妙,表面看是远离名利,实际可能只是暂时没机会。

中间两句点破真相:自古以来,砍柴放牧的地方未必是真隐居地。就像现在有些人住山里拍短视频,表面隐居实则想红。

最后两句是作者提醒:真诚地告诉各位,别让心里想的和表面做的不一样。就像现在说的"别立人设",假装淡泊名利却暗地追逐富贵,迟早翻车。

全诗用砍柴比喻隐居生活,戳破了许多人"假隐居真求名"的心理。语言直白但意味深长,就像朋友间的忠告:做人要真实,别活成两面派。这种古今相通的人生智慧,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