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隆旅次

路入安隆几日程,峰峦分合郁层层。
湍流喧鼓客愁听,峻石攒锋人倦登。
隙地有茅家有鬼,好山无寺俗无僧。
愁心此日偏怀阙,暂止肩舆上竹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安隆旅次》描述了诗人在安隆的旅程中所见所感。让我们逐句分析:

1. “路入安隆几日程,峰峦分合郁层层。” 诗人开始了他的旅程,进入安隆已经有好几天的路程了。周围的峰峦起伏,层层叠叠,给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感觉。

2. “湍流喧鼓客愁听,峻石攒锋人倦登。” 诗人听到湍急的流水声,这声音让他感到像是鼓声一样令人心绪不宁,产生了旅愁。当他攀登陡峭的岩石时,疲惫的身体使他感到吃力。这里不仅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3. “隙地有茅家有鬼,好山无寺俗无僧。” 诗人观察到在贫瘠之地,人们只能住茅屋,甚至遭遇鬼怪(这里可能暗示着当地的一些传说或民俗)。而在美好的山川之间,却没有寺庙和僧侣的存在。这两句描绘了安隆地区的荒凉和缺乏宗教氛围。

4. “愁心此日偏怀阙,暂止肩舆上竹棚。” 在旅途中,诗人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思乡之情。他暂时停下肩舆(一种交通工具),住在竹棚里休息。这里的“愁心此日偏怀阙”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通过对当地环境的描写,反映了当地生活的艰辛和缺乏宗教文化的氛围。这种深入人心的描绘使得这首诗具有独特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