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禽咏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愁绿怨红春欲暮。
汝劝行人归,行人劝汝住。
鸣声不住良苦辛,啼得血流无用处。
不如归去吾今归,千声万声尔何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七禽咏 不如归去》用鸟儿的啼叫声作为引子,道出了人生中"去留两难"的普遍困境。

诗的开头用"不如归去"这个鸟叫声(古人认为杜鹃鸟的叫声像"不如归去")带出暮春时节的愁绪。春天快结束了,红花绿叶都带着哀愁,这时鸟儿劝路人"该回家了",而路人却反过来劝鸟儿"别走了,留下吧"。

中间四句揭示了这种矛盾背后的无奈:鸟儿不停啼叫到吐血(传说杜鹃鸟会啼血),可它的劝归根本没用;路人听着鸟叫心生感慨,却也无法真正踏上归途。这种"你劝我,我劝你"的拉扯,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明知该做却做不到的事。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顿悟:与其像杜鹃鸟那样徒劳地叫千万声,不如自己先行动起来。这里的"归去"不仅是地理上的回家,更象征着找回初心、回归本真。全诗用鸟与人对话的形式,把那种"道理都懂却难以行动"的纠结写得生动感人,最后给出干脆利落的解决方案,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