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讽刺故事:秦始皇生前挥霍无度,死后还要在陵墓里堆满金银财宝,结果这些陪葬品比老百姓活人用的家当还多。
开头两句特别有意思:皇帝花大价钱买了鱼油灯(古代奢侈品),结果只能用来照地下的狐狸兔子。这里用"狐兔"暗指盗墓贼,说皇陵早就被挖空了。经过的路人不去看始皇陵,反而去祭拜被他害死的儿子扶苏,说明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中间四句是吐槽高潮:墓里陪葬品堆成山,比活人用的锅碗瓢盆还多。诗人气呼呼地说"要是山能搬走,干脆把整个秦国都埋进去算了",这话简直是在骂秦始皇把国家都陪葬了。
最后两句神转折:虽然上古贤君舜死得更早,但到现在连个墓碑都没有(说明真正的好皇帝不搞排场)。这里用舜的简朴反衬秦始皇的奢侈,就像在说:"你看人家好皇帝多低调,你再看看你!"
全诗就像一篇古代版的"吐槽大会",用夸张对比和反讽手法,把秦始皇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行为骂得既解气又幽默。最妙的是最后突然拉出舜帝做榜样,让讽刺效果直接翻倍。
曹邺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