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 其二

暮意歌上眷,怅哉望佳人。揽洲之宿莽,命为瑶桂因。

观书术不变,学古道恒真。若作商山客,寄谢丹水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 其二》的诗词,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大概是这样的:

在傍晚时分,我歌颂着对你的思念,但心中却充满了惆怅,遥望着你所在的美景。我手中的洲渚之宿莽,被命运安排成为瑶桂之地。我研读诗书,技艺并未改变,对古道的追求也始终如一,保持着真诚。如果我成为了商山的隐士,我会寄给你丹水的岸边,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简单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古道、诗书的坚守和真诚。即使身处困境,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期待与心爱的人重逢。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