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卖书人的故事,用简单的生活场景道出了书籍的价值和时代的无奈。
前四句说这本书来头不小:是皇家印刷的精品("天书"指官方编修的书,"宋锦"是名贵装帧),被赏赐时人人当宝贝,但如今却要匆忙卖掉。这里用"不厌忙"三个字,暗含卖书人生活的窘迫——他可能急需用钱。
后四句更让人心酸:卖书后,书房石床空了("虚尔伴"),暗示读书人被迫放弃精神追求;卖书钱要用来买药治病("药价待君偿"),说明生活所迫。最后两句转折:等到战乱平息("渔海干戈息"),这些书应该重回朝廷("帝乡"),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期待。
全诗妙在通过"卖书"这件小事,折射出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困境:珍贵的书籍敌不过生存压力,但人们仍怀着重回文化昌明的希望。就像现代人迫于房贷卖掉珍藏的书籍,心里总想着等日子好了再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