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亭后有小池丛石间

微流自作小潺湲,底处奔崖落迸泉。骤喜忽闻飞雨过,却疑惊起老龙眠。

凭轩但遣时醒耳,裂岸何须去拍天。索寞归心谁与寄,家山不到已三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亭小景,同时流露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前四句写景:亭后的小溪在石缝间缓缓流淌("微流自作小潺湲"),突然听到远处山崖有瀑布飞溅的声响("底处奔崖落迸泉")。这时一阵骤雨掠过("骤喜忽闻飞雨过"),那轰鸣的水声让人误以为是惊醒了沉睡的蛟龙("却疑惊起老龙眠")。这里用"老龙眠"的想象,把自然声响写得生动有趣。

后四句抒情:诗人倚着亭栏,觉得听听这水声就能提神醒脑("凭轩但遣时醒耳"),何必非要去看惊涛拍岸的壮观景象呢("裂岸何须去拍天")。最后两句情感转折:虽然眼前景致宜人,但想到已经三年没能回到故乡("家山不到已三年"),这份寂寞的思乡之情又能向谁诉说呢("索寞归心谁与寄")。

全诗妙在将眼前小景与磅礴想象结合,由听泉引发的联想既有趣味性,又自然过渡到思乡主题。诗人通过对比"小潺湲"与"奔崖瀑","醒耳"与"拍天",暗示:宁静的山亭小景虽美,却抚慰不了浓烈的乡愁。最后两句突然的情感流露,让整首写景诗有了更深沉的情感重量。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