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槁木师至

闻君春到石头城,将妾和儿赠友生。此事太奇终有悔,天恩难断可无情。

既归白业家何定,欲返黄州路未平。江上故人多古义,东郊应与结茅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又略带无奈的故事,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故事背景 听说你春天到了南京(石头城),却把我和孩子当作礼物送给了朋友。这事听起来太离谱,你事后肯定后悔了——毕竟皇帝赏赐的恩情不能随便割舍(天恩难断),但你也真够狠心的!

人物处境 你现在皈依佛门(白业指佛教修行),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想回黄州老家吧,路上又不太平。好在长江边的老朋友们都挺讲义气,估计会在城东郊外帮你搭个茅草屋安顿下来。

诗的精妙处 1. 反差感:把妻儿送人这种荒唐事,用平静的语气说出来,反而更显荒诞和辛酸 2. 人情味:虽然抱怨丈夫,但最后仍关心他的落脚问题,体现中国式的人际温情 3. 时代印记: - "天恩难断"暗指皇权社会的身不由己 - "路未平"反映古代交通的不便与乱世背景

现代启示 就像现在有人为事业牺牲家庭,诗中人的选择也充满无奈。但全诗最动人的是结尾——无论多难,总有朋友愿意雪中送炭,这种跨越时空的温暖特别打动人。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