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辽东

送尔驱征马,离亭叶已飞。
云山三岁别,风雨一人归。
碛晚黄羊少,关寒白雁稀。
苍茫望辽海,今日是王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辽东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离愁和对远方未知的想象。

前两句"送尔驱征马,离亭叶已飞"直接点题:送友人骑马远行,驿站旁树叶纷飞。落叶暗示着离别的季节(秋天),也象征着漂泊的命运。"云山三岁别,风雨一人归"说友人这一去就是三年,将独自在风雨中归来。这里用"云山"形容距离之远,"风雨"暗示路途艰辛。

中间四句转向对辽东的想象。"碛晚黄羊少,关寒白雁稀"描绘边塞荒凉:傍晚的沙漠黄羊稀少,寒冷的关隘连大雁都少见。诗人用"黄羊"和"白雁"这两种典型边塞动物,通过"少"和"稀"的对比,突出辽东的荒芜寒冷。

最后两句"苍茫望辽海,今日是王畿"将视线拉远:遥望苍茫的辽东,如今已是王朝疆土。这里的"王畿"(京城周边)暗示虽然辽东遥远荒凉,但仍是国家重要疆域,透露出对友人此行的期许。

全诗通过落叶、风雨、黄羊、白雁等意象,营造出苍凉壮阔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抒发不舍之情,而是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想象,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祝福。最妙的是结尾处将荒凉的辽东与王朝疆土联系起来,使离别的伤感中又带着几分豪迈。

吴兆骞

(1631—1684)清江南吴江人,字汉槎。吴兆宽弟。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居二十三年。友人顾贞观求明珠子纳兰性德为之缓颊,旧日文友宋德宜、徐乾学集资纳赎,始得放归,又三年而卒。有《秋笳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