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翁十首

磻溪溪畔钓鱼翁,濯缨溪水听溪松。
龟猷未告非熊兆,渔蓑堪笑老龙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八翁十首》中的诗句,描绘了一位在溪边垂钓的老翁形象,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磻溪溪畔钓鱼翁,濯缨溪水听溪松"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一位老人在著名的磻溪边钓鱼,用清澈的溪水洗涤帽带,耳边是溪水和松涛的自然交响乐。这里用"磻溪"这个典故暗指姜太公钓鱼的故事,但诗人笔下的老翁更显闲适自在。

后两句"龟猷未告非熊兆,渔蓑堪笑老龙钟"运用对比手法:虽然这位老人没有像姜太公那样得到周文王"非熊非罴"的征兆(指贤臣的征兆),也没有神龟献上治国良策,但他穿着渔夫蓑衣的老迈形象反而显得可爱可亲。这里的"老龙钟"不是贬义,而是带着幽默感地描述老人行动迟缓的样子。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钓鱼翁的日常消遣,对比历史上建功立业的姜太公,表达"平凡生活也有其价值"的哲理 2. "听溪松"这个细节生动表现了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3. 最后用"堪笑"一词,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化解了怀才不遇的沉重感

这首诗告诉我们:不必执着于成为历史名人,像溪边老翁这样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样值得欣赏和珍惜。诗人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把深刻的人生感悟融入日常场景中,读来既亲切又有余味。

张载

张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亢与张载、张协二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