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其一

翠深红浅。愁娥黛蹙,娇波刀剪。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

妆光生粉面。

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

相逢何太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热闹的歌舞宴会上,词人被一位绝色歌妓深深吸引的场景。

上片用"翠深红浅"开篇,用颜色对比营造出华丽氛围。接着描写歌妓的模样:她眉头微皱像含着忧愁,眼睛明亮如刀剪般锋利。这位歌妓容貌出众、才艺超群,在舞台上尽情展现歌舞,脸上的妆容在灯光下格外动人。

下片写词人自己的反应。作为常出入风月场所的"醉客",本已见惯美人,却仍被眼前这位歌妓惊艳到失态。词人感叹:年轻时挥金如土挑选美人,却从未遇见过这样的绝色,如今相逢实在太晚,暗含相见恨晚的遗憾。

全词通过对比手法(惯见美人却仍惊艳、年轻时挥霍与如今遗憾),突出了歌妓的非凡魅力。语言直白生动,像"娇波刀剪"这样形象的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歌妓的明艳动人。最后"相逢何太晚"的感叹,给热闹的宴会场景增添了一丝惆怅,让整首词更有余味。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