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享昊天乐。第一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
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统治者(很可能是武则天)以天象为喻,展现自己的崇高地位与仁德治国。

前两句用月亮比喻女皇的统治——"太阴"指月亮,说她的教化如月光般普照大地;"轩仪"指帝王仪仗,说她的光辉蕴含帝王威仪。三四句用古代贤后作比——"娥台"指舜帝贤妃娥皇的居所,"姒幄"指大禹贤妻姒氏的帷帐,说自己的德行超越这些古代贤后。

后两句用神话典故——"扪天"典出《史记》商汤梦触天,"梦日"典出《诗经》梦见太阳,这两个典故都预示帝王诞生。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如旭日东升般登上权力巅峰,是顺应天意的统治。

全诗通过月光、太阳等自然意象,配合历史典故,既展现了女性统治者的威严,又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与仁德本质。这种将自然现象与政治寓意相结合的手法,是武则天时期宫廷诗的典型特征。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