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五日 二十六叠前韵
过了樱厨酒。
又兰风、吹来暑节,岁如流否。
小圃榴红萱草绿,桃印新悬室斗。
饷益智、粽粘子九。
五色丝穿长命缕,捣丹砂、试验蛇医守。
灵符小、戴钗首。
朱旗画楫波心走。
记凭栏、个人蓦见。
玉垂双手。
凤尾香罗衫子薄,如燕身材恰受。
擎宝扇、凉生袖口。
道了胜常闲试剪,看艾人、茧虎争妍丑。
粉团射、唐宫牖。
又兰风、吹来暑节,岁如流否。
小圃榴红萱草绿,桃印新悬室斗。
饷益智、粽粘子九。
五色丝穿长命缕,捣丹砂、试验蛇医守。
灵符小、戴钗首。
朱旗画楫波心走。
记凭栏、个人蓦见。
玉垂双手。
凤尾香罗衫子薄,如燕身材恰受。
擎宝扇、凉生袖口。
道了胜常闲试剪,看艾人、茧虎争妍丑。
粉团射、唐宫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金缕曲》描绘了端午节前后的热闹场景和细腻情感,像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上阕开篇用"樱厨酒"点明时间——樱花凋谢后的初夏。接着用"兰风"带出暑气渐浓的时节感,通过"榴红萱草绿"的鲜艳色彩对比,展现端午特有的生机。诗中提到的"桃印""五色丝""灵符"都是端午传统:门挂桃符辟邪,手腕系彩绳祈福,发间佩戴小符咒。特别有趣的是"捣丹砂试验蛇医守",用朱砂画符防蛇虫的习俗,充满生活智慧。
下阕转向更生动的场景描写:龙舟上"朱旗画楫"的热闹,突然镜头转向一位倚栏女子——她"玉垂双手"的娴静姿态,"凤尾香罗衫"的轻盈穿着,与"宝扇生凉"的细节,构成清新画面。最后用"艾人茧虎"的民间工艺品对比,"粉团射"(古代投壶游戏)的宫廷娱乐,展现不同阶层的端午乐趣。
全诗巧妙融合了三个层次:自然时序的流转(樱谢兰风吹)、民间习俗的热闹(挂符赛舟)、个人情感的细腻(偶遇佳人)。就像用文字拍摄纪录片,既有大场景的热闹喧嚣,又有特写镜头的温柔静谧,让读者仿佛能闻到粽叶香,看到彩绳光,感受到初夏微风中的那一瞬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