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
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
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
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
泽兰萱草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
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
译文及注释
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
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
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
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
泽兰萱草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
泽兰:菊科泽兰属植物。“妇人和油泽头,故云泽兰。”最早之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我国的礼记和楚辞。萱草:黄花菜学名萱草。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政:指国政。淇园修竹:指卫武公辅佐周平王之事。此处借指仁政、德政。淇园,周代卫国的竹园。修竹,长竹,高竹。秦岭老松:《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南部,是秦岭的主峰之一。在民间,对老者的祝福,常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词句,愿老者福寿双全。东海就是指现在的东海与黄海。南山一词,则源于《诗经·小雅·天保》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比照“淇园修竹”,此“秦岭老松”似亦有所指。
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
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
注释
泽兰:菊科泽兰属植物。“妇人和油泽头,故云泽兰。”最早之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我国的礼记和楚辞。萱草:黄花菜学名萱草。
政:指国政。
淇园修竹:指卫武公辅佐周平王之事。此处借指仁政、德政。淇园,周代卫国的竹园。修竹,长竹,高竹。
秦岭老松:《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南部,是秦岭的主峰之一。在民间,对老者的祝福,常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词句,愿老者福寿双全。东海就是指现在的东海与黄海。南山一词,则源于《诗经·小雅·天保》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比照“淇园修竹”,此“秦岭老松”似亦有所指。
题解
此诗饱含忧愤,前两句以泽兰和萱草之口吻,互责对方夺其风光;后两句述担忧之事,即虽拥有仁德美行,但难以实现,因为与秦岭松的长久相比,其难以相匹。诗中深蕴宏伟抱负不得施展的忧愤之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秋园景色的五绝句诗,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秋园中的多种植物和景象,展现出了秋天的独特魅力。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首诗。
首先,诗中的“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可以理解为在秋园中,一些具有勇悍之气的植物在初霜降临之际仍然挺立不屈,不怕寒冷。这些植物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在寒冷天气中依然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接着,“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这里用鹤的形象来比喻秋园中的植物,表现出它们高雅的气质和不凡的姿态。这些植物如同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显得特别出众。
第三句“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描绘了秋园中花卉的繁多和芬芳,这些花卉争奇斗艳,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第四句“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秋园中的景象。雾气缭绕,倚着栏杆观赏秋景,仿佛自己也要与金翘相映成趣,一同飞翔。
第五六句“泽兰萱草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通过对比多种植物的特点,突出了秋园中植物的多样性和各自的特色。这里既有娇嫩的泽兰萱草,也有坚韧不拔的秦岭老松,各具特色,相互映衬。
七八句“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进一步描绘了秋园中的景象。高大的植物和娇小的花卉各具魅力,都能绽放出自己的美丽。红莲在夏季媚丽动人,黄菊在秋季傲霜独立。
最后两句“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描绘了秋园中的植物在早秋时节迎风迎露的生长景象,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表达出了这些植物的美是无价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园中的多种景象和植物的特点。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和植物的多样性。这样的描绘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秋园之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大自然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