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渔家傲》用生动的画面和直白的语言,描绘了渔夫从早到晚的劳作生活,字里行间透着对自由渔家生活的喜爱。

上半段像一组动态镜头:天刚亮时("斗转星移天渐晓"),突然听到水鸟叫声,接着是寺庙钟声、人群喧闹、木鱼声混杂。渡船靠岸后,人们匆匆走上大路——这些声音和画面反衬出渔夫的与众不同,别人都去赶集或拜佛,他却准备开始一天的水上生活。

下半段聚焦渔夫的具体行动:他驾着小船在长江讨生活("长江讨"是当地俗语,指在江上谋生),不断换新鱼饵。当钓到大鱼("锦鳞"指漂亮的鱼)在船里活蹦乱跳时,他忍不住"呵呵笑"出声。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想想还是当渔夫最自在快活。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噪""跳""笑"这些动作词让场景活起来;二是通过对比(岸上人群的忙碌vs渔夫独享的乐趣)突出主题;三是用口语化的"呵呵笑""思量"等词,让读者仿佛听到渔夫满足的笑声。这种质朴中见真趣的写法,正是渔家生活最打动人的地方。

净端

(1030或1032—1103)宋僧。归安人,俗姓丘,字明表,号安闲和尚。通经史,善诗书。肄业吴山解空讲院,参龙华齐岳禅师,得悟,因翻身作狻猊状,世称端狮子。后住湖州西余山,佯狂不羁,而辩才猛锐,名动四远,章惇等皆与之游。有《吴山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