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拂水山庄感赋原韵

飞瀑依然万点多,当年养望此岩阿。
空山竟不生薇蕨,破屋徒怜补薜萝。
人笑褚公犹齿冷,家还江令已头皤。
如何领袖山林席,名节翻输一翠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风光、如今破败的山庄,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飞瀑依然万点多,当年养望此岩阿":开篇写飞瀑依旧壮丽,但当年在此隐居的名士早已不在。用不变的瀑布反衬人事的变迁,奠定全诗怀旧的基调。

颔联"空山竟不生薇蕨,破屋徒怜补薜萝":写山庄破败后的景象。山中连野菜都不长了,破屋只能用藤蔓来修补。通过"薇蕨"(隐士食物)和"薜萝"(隐士服饰)的意象,暗示这里曾有的隐逸文化已荡然无存。

颈联用两个典故:"人笑褚公犹齿冷"说褚渊背叛旧主遭人耻笑,"家还江令已头皤"说江淹年老归乡。这两句暗讽某些人晚节不保,或虚度光阴,到头来名声扫地。

尾联"如何领袖山林席,名节翻输一翠蛾"最耐人寻味:为什么那些号称山林领袖的人,他们的名节还不如一个歌妓(翠蛾)?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尖锐地指出某些文人表面上清高,实际上还不如风尘女子重情重义。

全诗的艺术特色: 1. 对比手法:飞瀑的永恒vs人事的无常,昔日的风光vs今日的破败 2. 双关语运用:"养望"既指隐居,又暗指沽名钓誉;"翠蛾"既指歌妓,又象征真挚的情操 3. 讽刺力度:最后两句像一记耳光,揭穿伪君子的真面目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名节不在于表面文章,而在于内心操守。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可能还不如他们看不起的小人物来得真实可贵。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