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苔
傍陶篱,沿蒋径,生趣尚如许。
苒苒绵绵,旧雨更新雨。
别留一段芳晖,逃虚寄寂,早多谢、寻花来去。
恋香土。
怪他絮影萍踪,漂零竟无主。
井塌台倾,独自费支拄。
赋心拟仿江郎,行吟倦矣,待分付、凉秋蛩语。
苒苒绵绵,旧雨更新雨。
别留一段芳晖,逃虚寄寂,早多谢、寻花来去。
恋香土。
怪他絮影萍踪,漂零竟无主。
井塌台倾,独自费支拄。
赋心拟仿江郎,行吟倦矣,待分付、凉秋蛩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优美的词,主题是描述苔藓在自然界中的生长与变迁。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词。
首句“傍陶篱,沿蒋径,生趣尚如许。”描述了苔藓生长在陶家的篱笆旁,沿着蒋家的路径。这里用“生趣尚如许”,形象地表达了苔藓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第二句“苒苒绵绵,旧雨更新雨。”描绘了苔藓在雨中茂盛生长的场景。“苒苒绵绵”形象地描绘出苔藓的柔软和茂盛。“旧雨更新雨”则意味着生命在持续的雨中不断焕发新生。
接下来的句子“别留一段芳晖,逃虚寄寂,早多谢、寻花来去。”描绘了苔藓在静谧的环境中,独自绽放其独特的美丽。“逃虚寄寂”展现了苔藓不求名利,独自生长的淡泊心态。“早多谢、寻花来去”则形象地表达了寻找欣赏其美丽的花朵的感激之情。
第五句“恋香土。”直接表达了苔藓对土地的热爱和依赖。这里的“恋香土”也象征了生命对生存环境的热爱和珍视。
接下来的句子“怪他絮影萍踪,漂零竟无主。”描绘了苔藓在风中摇曳,如同浮萍无依无靠的景象。“怪他絮影萍踪”展现了作者的怜爱和无奈之情。而最后一句则描述了苔藓在风中飘摇的无主状态。接下来的句子,“井塌台倾,独自费支拄。”则进一步描绘了苔藓面对环境的变迁,努力支撑自己的坚韧精神。井塌台倾象征了环境的不稳定,但苔藓仍然坚韧生存。接下来,“赋心拟仿江郎,行吟倦矣。”描绘了词人想要像江淹一样作诗赞美苔藓的坚韧精神,但已感到疲惫。“待分付、凉秋蛩语。”则表达了词人希望将这份情感寄托给秋天的昆虫,让它们传达自己的心声。这里的“凉秋蛩语”也暗示了词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苔藓为载体,展现了生命的坚韧精神和自然的美妙变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和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