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冰

荐冰朝日后,辟庙晓光清。
不改晶荧质,能彰语露情。
且无霜共洁,岂与水均明。
在捧摇寒色,当呈表素诚。
凝姿陈俎豆,浮彩映窗楹。
皎皎盘盂侧,棱棱严气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冰从清晨被献上祭坛到最终融化的过程,通过冰的纯净特质来隐喻人的高尚品格。全诗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冰的物理特性来象征人的精神品质,非常巧妙。

前四句写清晨将冰献上祭坛的场景。朝阳初升时,冰块晶莹剔透,就像能传达真诚的话语。这里用"能彰语露情"的拟人手法,把不会说话的冰写得好像能表达心意。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突出冰的独特。说它比霜更纯洁,比水更明亮,捧在手里透着寒意,像是在展示最纯粹的诚意。这里"霜"和"水"都是用来衬托冰的洁净特质。

后四句写冰在祭坛上的样子。它安静地摆在供桌上,光彩映照着门窗,在器皿旁显得棱角分明,散发着庄严的气息。"棱棱严气生"这个描写特别生动,把冰的棱角感和肃穆氛围都表现出来了。

全诗最妙的是把冰的物理特性——透明、寒冷、棱角——都转化成了精神品质的象征。诗人没说一句"人要正直纯洁"之类的话,但通过描写冰在晨光中的样子,自然让人联想到这些美德。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比直接说理更有感染力。

卢钧

卢钧(778—864),字子和,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懿宗初年去世。卢钧历任数道节度使,多有政绩,尤其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没有像前任节度那样贪财致富。他为政廉洁,将“市舶使”这一直接管辖外国商船的职务交由监军使担任,自己从不干预。卢钧是唐朝后期治理广州比较清廉的一位节度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