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九秋望日访卞玉京墓,同人分咏得影字,墓在慧山祁陀寺锦树林

碧云窝,黄叶径。
古寺一声磬。
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暝。
万千恨,只恨地老天荒,惊鸿杳无影。
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
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秋日时分,独自前往慧山祁陀寺锦树林中的卞玉京墓,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哀愁。

首先,词的开头“碧云窝,黄叶径。古寺一声磬。”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景象,碧云和黄叶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古寺的磬声更增添了一份肃穆。

接着,“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这里的“秋满空山”形容了秋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旷的山中,而“愁绪暗相引”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愁被这秋天的景象所触发。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暝。”这里用“蔓草凄迷”来形容墓地的荒凉,暗示着卞玉京的香魂已经无处可寻,而“雨昏花暝”则进一步强调了墓地的凄凉。

“万千恨,只恨地老天荒,惊鸿杳无影。”作者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无尽思念,怨恨时间无情,使得曾经美好的事物化为乌有。

“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这里的“玉已成烟”比喻逝去的美好如同烟消云散,而“春梦几曾醒”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最后,“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这里以夕阳映照的霜林之美来反衬逝去的友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充满了哀愁和凄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