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洞神宫怀邵羽人有感

重向烟萝省旧游,因寻遗迹想浮丘。峰头鹤去三清远,
坛畔月明千古秋。泉落小池清复咽,云从高峤起还收。
自惭未得冲虚术,白发无情渐满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在重游洞神宫时,心中充满了对邵羽人的怀念。邵羽人在这里可能是指一位道士或者隐士,他的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让诗人心生敬仰。

诗的开头“重向烟萝省旧游”,表明诗人重新回到了这个地方,回忆起过去的游历。这里的“烟萝”可能是指山中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因寻遗迹想浮丘”,诗人在寻找遗迹的同时,也在想象着那位高人——浮丘公。浮丘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他的形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描绘,成为了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象征。

“峰头鹤去三清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邵羽人的怀念之情。山峰之巅的鹤象征着高洁、超然,而“三清”则是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祇,这里用来形容邵羽人的修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坛畔月明千古秋”,诗人站在祭坛旁,看着明亮的月亮,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这里的“千古秋”可能是指秋天的景色,也暗示了邵羽人与这个季节的关联。

“泉落小池清复咽”,诗人注意到了泉水从小池中流出的声音,清澈而又略带哀伤。这可能是因为泉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了岁月的痕迹,也带走了邵羽人的踪迹。

“云从高峤起还收”,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云雾从高山上升起,然后又慢慢消散。这里的“高峤”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着邵羽人的修行之地。

最后两句“自惭未得冲虚术,白发无情渐满头”,诗人感到自己没有学到邵羽人的冲虚之术,感叹自己的白发已经渐渐增多。这里的“冲虚术”可能是指道家的修炼方法,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邵羽人深深的敬仰和对自己修为不足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邵羽人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对修行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情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