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之夜仰望明月时的感慨和遐想。
开头"一片瑶光万里开"用夸张手法写月光洒满大地的壮美景象。"停杯追忆谪仙才"中"谪仙"指李白,表达对这位爱酒咏月的大诗人的怀念。
中间四句写出人生感悟:这样美好的中秋明月并不常见,暗示要珍惜当下。虽然故友零落不在身边,但只要有明月相伴,处处都是仙境般的"瑶台"。
最后两句展开浪漫想象:想乘着黄鹤乘风而去,问问月宫里的仙女们是否还在跳舞。这里借用"霓裳羽衣曲"的典故,把月亮想象成有仙女歌舞的宫殿。
全诗通过明月引发对往昔的追忆、对当下的珍惜和对仙境的向往,把中秋赏月这个寻常活动写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诗人用"瑶光""瑶台""黄鹤"等意象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
史嵩之
(?—1257)明州鄞县人,字子由,一作子申。史弥忠子。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累擢刑部侍郎。理宗端平元年,金亡,宋欲乘机收复河南,嵩之持不可,因请祠归里。后师溃,复召用之,累拜参知政事,进右丞相兼枢密使。淳祐中封永国公。遭父丧起复,力主和议,为公论所不容,闲居十三年。卒谥忠简,改谥庄肃。恭帝德祐初,夺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