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子

练月萦窗,梦乍醒、黄花翠竹庭馆。心字夜香消,人孤另、双鹣被池羞看。拟待告诉天公,减秋声一半。无情雁。正用恁时飞来,叫云寻伴。
犹记杏栊暖。银烛下,纤影卸佩款。春涡晕,红豆小,莺衣嫩,珠痕淡印芳汗。自从信误青骊,想笼莺停唤。风刀快,翦尽画檐梧桐,怎翦愁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秋夜独处时的孤寂与愁思,像一部细腻的微电影,用画面和情绪打动读者。

上片从深夜场景切入:月光像白练缠绕窗棂,女子从短暂的梦中惊醒,看到庭院里黄花与翠竹的轮廓。屋里熏香的"心"字香灰已冷,双人绣被上的鸳鸯图案让她更觉孤单。她甚至想求老天爷把秋风的呜咽声减轻些——这风声像在提醒她季节的萧瑟。这时偏偏有大雁飞过,鸣叫着寻找伴侣,反衬她的形单影只。

下片用回忆制造反差:她想起春天时的甜蜜时光,在杏花窗下,烛光中脱下配饰的温柔旖旎。那时她脸颊泛红晕,衣襟沾着淡淡香汗。可自从爱人失信未归("信误青骊"指传信的骏马延误),连笼中黄莺都不再啼叫。结尾最妙:秋风能剪断梧桐叶,却剪不断她的愁绪,这个比喻把无形的忧愁写得可见可感。

全词妙在三点:1)用"黄花""秋雁"等典型秋景营造氛围;2)通过"双鹣被""卸佩款"等细节展现人物心理;3)最后用"剪梧桐"的联想,把情绪推向高潮。就像用蒙太奇手法,把现实孤寂与过往温存交织,让思念更有冲击力。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