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云客

自厌久荒浪,于时无所任。耕钓以为事,来家樊水阴。
甚醉或漫歌,甚闲亦漫吟。不知愚僻意,称得云客心。
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符印随坐起,守位常森森。
纵能有相招,岂暇来山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文人,与忙碌的官员朋友之间的对比。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已经厌倦了漂泊不定的生活,觉得在官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他选择归隐田园,在樊水边过着耕种钓鱼的闲适生活。喝醉了就随意唱歌,闲来无事就随口吟诗,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过日子。

他自嘲地说:不知道我这种愚笨又固执的性格,怎么会得到裴云客(诗人的朋友,一位官员)的欣赏。这里用"愚僻"形容自己,其实是一种反语,透露出对自由生活的自豪。

接着笔锋一转,描写裴云客的忙碌:他正拿着官印办公,每天要处理各种公务,严肃地坐在官位上。就算他想邀请诗人相聚,又哪有时间来到这山林之中呢?

整首诗通过两种生活的鲜明对比: - 一边是自由散漫的田园生活,可以随心所欲 - 另一边是严肃忙碌的官场生涯,身不由己

诗人没有直接说哪种生活更好,但通过"甚醉漫歌"、"甚闲漫吟"这样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隐居生活的惬意。而对朋友"符印随坐起"的描写,又让人看到官场生活的束缚。

最后两句尤其巧妙:表面上说朋友太忙没空来,实际上暗含着自己更享受现在的隐居生活,不愿回到那种忙碌的官场中去。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