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泷白水,雁足印黄沙(○《太平广记》百九十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短诗像一幅秋天的风景画,用最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深秋的寂寥之美。

前句"秋风泷白水"中,"泷"字用得极妙——不是普通地吹拂,而是秋风裹着水汽扑面而来的湿润感。白水被秋风激荡,泛起粼粼波光,整个画面顿时流动起来。后句"雁足印黄沙"突然将视线拉近,沙地上零星的雁爪痕,暗示着大雁南飞后的空旷。

诗人用"白水"与"黄沙"的冷暖色对比,秋风与大雁的动静结合,短短十个字就构建出立体的秋日场景。最精彩的是留下的想象空间:沙洲上的雁爪印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是孤独的失群者还是迁徙大军留下的痕迹?这种留白让简单的景物顿时有了故事感。

全诗没有直接写愁绪,但通过萧瑟的秋风、苍茫的水色、孤零零的雁痕,自然透露出淡淡的羁旅之思。就像用相机捕捉的瞬间画面,看似随意却充满深意,这正是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