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

羁旅复经冬,瓢空盎亦空。
泪流寒枕上,迹绝旧山(一作溪)中。
淩结浮萍水,雪和衰柳风。
曙光鸡未报,嘹唳两三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寒冬长夜里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处境:旅人又一次熬过冬天,家里米缸水缸都空了。这里用"瓢空盎亦空"的重复手法,强调生活的极度贫困。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景物描写烘托凄凉心境:泪水打湿冰冷的枕头,故乡的山路早已断绝足迹。水面结冰困住浮萍,风雪摧残着衰败的柳枝。这些意象都在暗示游子漂泊无依、归乡无望的处境。

最后两句以黎明时分的景象作结:天快亮了但公鸡还没打鸣,只听见两三只大雁的哀鸣。这个结尾很巧妙,用"鸡未报"暗示长夜难熬,而大雁的叫声更衬托出孤独感——连大雁都是结伴而飞,游子却形单影只。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很苦",但通过空米缸、结冰的水面、孤雁等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游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在寒冬长夜里默默流泪、无人知晓的孤独。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