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 上巳赵恒夫农部招饮清凉山

见雨痕收,花枝妥,风口恰逢修禊。
仙郎游兴剧,移行厨茶灶,竹兜同舁。
小憩招提,海棠院宇,半树垂丝红醉。
香开新罗酒,笑鲸波乍卷,接篱倒矣。
且著屐山椒,乱帆江上,四峰环起。
夕阳斜未落,尚留恋、烟柳断肠际。
羡一老、馀情不倦(谓曹秋岳侍归。),肴榼重携,向閒园、蔷薇架底。
随意分曹坐,觉百罚、深杯更厉。
尽斗叶、藏钩戏。
邻钟催别,扶上狨鞯归骑。
疑乘石湖燕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清明时节踏青饮酒的欢乐场景,充满了春日闲适的生活情趣。

上阕开篇用"雨痕收""花枝妥"等清新自然的意象,勾勒出雨后初晴、花朵低垂的春日景象。"仙郎游兴剧"以下几句,生动展现了这群文人带着茶具、坐着竹轿出游的随性洒脱。他们在佛寺小憩,欣赏着海棠院里垂丝海棠醉人的红色,随后开怀畅饮,酒至酣处连帽子都戴反了,活画出文人放浪形骸的醉态。

下阕转入黄昏时分的描写。"夕阳斜未落"带出淡淡的留恋之情,但很快又被新一轮的欢乐冲淡。词中特别提到一位老翁(曹秋岳)兴致不减,重新备好酒菜在蔷薇架下畅饮。众人玩着斗叶、藏钩等游戏,罚酒越来越凶,直到寺庙钟声催促才依依不舍地骑马归去。最后"疑乘石湖燕尾"的比喻,将归途的轻快感表现得十分传神。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捕捉到了春日聚会的每一个快乐瞬间:从踏青、赏花到饮酒、游戏,再到尽兴而归。词人用活泼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让我们仿佛能看见那群微醺的文人,听见他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那份专属于春天的惬意与自由。这种对生活情趣的真实记录,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