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鋹僭号岭南虐其民潘美伐之俘以献为猛虎攫
猛虎攫,噬海隅。
跨峤绵岭,环为炉。
流膏解节,民毕屠。
帝怒惠顾,思往苏。
授以暴将,施天诛。
长驱无垠,抵其郛。
手援炎歊,吹以濡。
长缨系颈,来累累。
撑骸脍肉,穷凶徒。
观城告社,咸嗟歔(右猛虎攫二十句)。
跨峤绵岭,环为炉。
流膏解节,民毕屠。
帝怒惠顾,思往苏。
授以暴将,施天诛。
长驱无垠,抵其郛。
手援炎歊,吹以濡。
长缨系颈,来累累。
撑骸脍肉,穷凶徒。
观城告社,咸嗟歔(右猛虎攫二十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猛虎比喻残暴的岭南割据者刘鋹,讲述宋朝派潘美讨伐的故事。全诗分三部分:
1. 暴政如虎(前6句) 用"猛虎撕咬海边"开篇,形象描绘刘鋹在岭南的残暴统治——像老虎盘踞山岭,把百姓当炉中烤肉,榨干民脂民血。"流膏解节"四字触目惊心,写尽百姓被压榨得骨肉分离的惨状。
2. 天兵降临(中8句) 宋太祖派猛将潘美出征,如同天神降怒。军队长驱直入如清风灭火("吹以濡"的比喻很妙),迅速攻破城防。这里把炎热战场比作需要浇灭的烈火,展现宋军摧枯拉朽之势。
3. 恶徒伏诛(后6句) 最震撼的是俘虏场景:用"长缨系颈"写捆缚罪人,"撑骸脍肉"形容恶徒被碎尸的结局。最后百姓在城社前感叹,暗示正义终得伸张。
艺术特色: - 全诗像部微型史诗,有暴政、讨伐、审判完整脉络 - 比喻生动:把军阀比猛虎,军队比凉风,酷政比熔炉 - 动词极具冲击力,"攫""噬""撑骸"等字让人头皮发麻 - 结尾留白,用百姓的叹息代替说教,更显余味
本质上这是首政治寓言诗,通过历史事件传递"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永恒主题,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对暴政的愤怒和对正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