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邓尉归舟感赋,次清真韵
横塘路,无奈细草笼沙,乱云迷树。
嬉春商略吴天,画船载酒,重来归处。
乍延伫,还记万梅花下,那人当户。
柯亭短笛频吹,四桥暮雪(读上声。),篝灯共语。
风度笙箫依旧,忍看临颖,公孙娇舞。
回眼断魂山川,清艳非故。
题香纵墨,还谱蘋渔句。
空追念双崦荡桨,修廊联步。
梦影随春去,芳辰胜地,都成痕绪。
霜点青丝缕,禁数载江湖,听风听雨。
夜寒对月,客衣谁絮。
嬉春商略吴天,画船载酒,重来归处。
乍延伫,还记万梅花下,那人当户。
柯亭短笛频吹,四桥暮雪(读上声。),篝灯共语。
风度笙箫依旧,忍看临颖,公孙娇舞。
回眼断魂山川,清艳非故。
题香纵墨,还谱蘋渔句。
空追念双崦荡桨,修廊联步。
梦影随春去,芳辰胜地,都成痕绪。
霜点青丝缕,禁数载江湖,听风听雨。
夜寒对月,客衣谁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乘船重游邓尉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物是人非的惆怅。
上片写眼前春景。开篇用"细草笼沙""乱云迷树"勾勒出朦胧的江南春色,画船载酒重游旧地,本该是件乐事,但"无奈"二字透露出复杂心情。中片开始回忆往事:记得当年梅花树下有人倚门而立,曾在柯亭吹笛、四桥赏雪、挑灯夜话,这些温馨画面与眼前"笙箫依旧"却人事已非形成强烈对比。"公孙娇舞"用典暗示美好时光如舞蹈般转瞬即逝。
下片抒发感慨。山川虽在却已"清艳非故",纵使提笔写诗也难再现当年渔歌之乐。追忆曾经与友人荡舟双崦、漫步长廊的快乐,如今都随春光消散,只留下丝丝白发见证岁月流逝。结尾"夜寒对月,客衣谁絮"最为动人,用无人添衣的细节,道尽漂泊孤寂之感。
全词以春景起兴,通过今昔对比,将怀旧之情层层递进。语言清丽婉转,善用"细草""乱云""暮雪"等意象营造意境,最后落在"霜点青丝"的岁月痕迹上,让读者自然体会到人生易老、聚散无常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