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读列子真经 其二

神巫善相人,壶子如湿灰。
扁鹊巧发药,季梁病弗治。
一形苟脱落,纯气固委蛇。
随火出石壁,泳珠没淫隈。
彼或蜩翼得,此犹沤鸟疑。
中心既怵殆,外物尽坑溪。
干壳即木叶,皮肤类婴孩。
远矣列姑射,吾为荣启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几个生动的故事和比喻,探讨了道家"顺应自然、超脱生死"的思想。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用神医故事讲生命无常 诗中提到两位名医(神巫和扁鹊)都治不好季梁的病,就像湿透的灰烬无法复燃。这告诉我们:生命有自然规律,强求不得。就像石头里的火焰终会熄灭,水中的珍珠终会沉没,都是自然过程。

2. 用自然比喻讲超脱境界 诗人用蝉翼(短暂脆弱)和水鸟(若隐若现)比喻世人患得患失的心态。当人过分担忧时,看什么都像陷阱(坑溪)。而悟道者就像干枯的树皮包裹新叶,外表苍老内心却如婴儿般纯净。

3. 表达理想生活态度 结尾提到神话中的列姑射山(仙人居所)和荣启期(古代知足常乐的隐士),表明诗人向往这种不为外物所累的生活——不抗拒衰老,像孩子般保持本真,在平凡中找到永恒的幸福。

全诗精髓在于:接受生命自然流逝,像看待四季变化一样看待生死,就能获得内心的安宁。这种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是:与其焦虑掌控一切,不如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