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子畏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
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又略带忧郁的夜晚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前两句写景:诗人在曲折的栏杆边感受到夜露的凉意,突然清醒过来。抬头看见月亮西沉,月光像彩带一样流淌,照得树林仿佛笼罩在轻烟中。这里用"醒然"二字很妙,既指被夜露凉醒,也暗指内心突然清醒的感触。

后两句由景入情:远处的人声渐渐消失,这时孤独的笛声突然响起。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诗人在猜想:我心爱的那个俊朗的人儿(玉郎),此刻正在哪里拥抱着月亮(婵娟)呢?这里的"婵娟"既指月亮,也可能暗指心上人。

全诗妙在: 1. 用"彩月""万树烟"等意象把普通夜景写得梦幻迷离 2. 从人声渐消到笛声独起,声音的变化衬托出夜的寂静 3. 最后一句的疑问,把对月怀人的情感表达得含蓄又深刻 4. "拥婵娟"的想象既浪漫又带着淡淡醋意,让思念更有层次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想你",而是通过夜露、月色、笛声这些景物,自然流露出对远方之人的牵挂,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