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镜吟

荆山已童若耶涸,若耶可采山可凿。
金精少皞不敢秘,鉴坏飞就欧冶错。
祝融煽焰千丈芒,玄冥洗光万里烁。
冷侵鸾镜影自舞,泓澈鬼神胆欲落。
圆象曜灵绛气浮,玉台悬处风飕飕。
山人一玩一心骇,毛骨竦竖难伫留。
直徵千金应我卖,拂拭高堂向人挂。
我行镜中人亦行,我拜镜中人亦拜。
向前试问镜中人。一我何缘有两身。
知是傍人知是我,一笑问君谁假真。
人在镜中亦一笑,惟我与君同一照。
照人照我休照形,照出人心方是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宝镜吟》以一面神奇的宝镜为线索,通过人与镜的互动,探讨了真实与虚幻、外表与内心的哲学思考。全诗充满奇幻色彩,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诗的开头描绘了宝镜的来历不凡:荆山和若耶溪的资源已被耗尽,但这面宝镜却横空出世,连掌管金属的少皞神都不敢私藏。宝镜经过欧冶子的精心锻造,在火神祝融的烈焰和水神玄冥的洗涤下,最终成为一面光芒万丈的神镜。

接着,诗人描写了宝镜的神奇之处:它能让鸾鸟的影子自动起舞,清澈得连鬼神见了都胆战心惊。当宝镜悬挂在玉台上时,连山中的隐士看了都毛骨悚然,不敢久留。

然后,诗人将笔锋转向人与镜的互动:诗人以高价买下这面宝镜,将它挂在高堂上。他发现镜中人会模仿自己的一举一动,这让他产生了困惑——为什么会有两个"我"?究竟镜中的是旁人还是自己?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触及了自我认知的深层思考。

最后,诗人与镜中人相视一笑,领悟到重要的不是照出外表,而是照出内心。真正的"明"不是表面的清晰,而是对内心的洞察。这个结尾升华了全诗的主题,由奇幻的想象上升到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层层递进的叙述,引导读者思考:我们常常执着于表象,却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镜子能照出外貌,但只有用心才能照见本质。这种对"真我"的探索,使这首诗具有超越时代的哲学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