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郎中桃溪归隐图 其四

门外鞦韆摆翠烟,篱边鸡犬亦闲闲。
更教烂熳花千树,对着萦纡水一湾。
好景已凭摩诘画,他年重约长卿还。
寻思此世人心别,又爱功名又爱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隐居的理想画卷,同时暗含对现实矛盾的感慨。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宁静的乡村生活:门外绿树掩映的秋千,篱笆边悠闲的鸡犬,繁花盛开的树林,蜿蜒流淌的小溪。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景象,充满自然生机与闲适趣味。

五六句借用两位历史名人来深化意境:王维(摩诘)是山水画大师,司马相如(长卿)是辞赋名家。这里说眼前美景已足够入画,期待将来能与志同道合者共享这片山水,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珍视和对知音相伴的向往。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点出全诗核心矛盾:现代人总是既渴望功名利禄,又向往山林闲适。这种"既要又要"的普遍心态,与真正归隐所需的纯粹心境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这种反差,既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真挚热爱,也流露出对世人难以摆脱世俗欲望的无奈。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