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中秋明月的壮美景象,同时融入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

前两句说月亮自古就有阴晴圆缺的规律,但中秋这天它注定要圆满。这里用"缺又盈"的对比,突出中秋满月的难得。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中秋夜景:皎洁月光仿佛能洗净天地,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澈透明。诗人静静感受微风拂过,突然觉得月光像雪花般倾泻而下,带来一丝寒意。这里"寒过雪乍倾"的比喻非常巧妙,把无形的月光写得有形有质。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这样孤高清朗的月色实在罕见,让人忍不住要吟诗赏月,心中涌起无限情思。一个"倍"字,道出了诗人被美景触动后加倍浓烈的情感。

全诗就像用月光洗过的水墨画,既有"四海尽澄清"的宏大视野,又有"静觉风微起"的细微体察。诗人把科学认知(月相规律)、自然美景(皎洁月色)和内心感动(吟赏牵情)完美融合,让读者看到月亮时,不仅能欣赏它的美,更能感受到它唤起的情感共鸣。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