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行乐地,一凄然。笙歌寒食後,桃李恶风前。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芳尘未远,幽意谁传。千古恨,再生缘。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离开南阳后的伤感情绪,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来表达内心的孤独和遗憾。

上半部分写时光流逝的无奈: - 开头就感叹美好时光像流水一样抓不住,想留也留不下。 - 曾经玩乐的地方现在只剩凄凉,连笙歌和桃花都显得不合时宜。 - "连环玉""回文锦"这两个物件,暗喻斩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下半部分写思念之情的煎熬: - 人虽然走远了,但思念还在,这份心意却无人能传达。 - "千古恨""再生缘"形成强烈对比,说遗憾很深但缘分很浅。 - 被子冷了、枕头空了,说一个人睡不踏实。 - 最后用雨、月、夜三个意象,把"度日如年"的感觉写得特别形象。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寒食后的笙歌""风中的桃李"这种反常态的描写,表现心情低落 2. "香易冷""梦难圆"这种生活细节,比直接说"我很孤独"更有感染力 3. 结尾三个短句像电影镜头,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漫漫长夜的煎熬

就像我们现代人失恋后,看到以前常去的奶茶店、用过的情侣杯都会触景生情一样,古人也是通过这些日常事物来表达复杂情感的。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