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巡时的盛大场面和沿途风景,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皇家气派。
前两句写皇帝仪仗队准备出发的场景:太阳还没偏西,传令官刚发出清道的命令,礼部官员已经整理好队列准备引导。这里用"鸿胪"(礼部官员)和"唱班齐"的细节,展现了皇家出巡的庄重仪式感。
中间四句用三组鲜明对比展现沿途景象:军营门前暖风吹动千面旗帜,御道上飘着香气传来万马嘶鸣;夜晚的池塘边草色碧绿多是积水,雨过天晴的沙路干燥不泥泞。这些画面既有皇家威严(旗、马),又有自然野趣(草、水),通过"风暖"和"云香"的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凌晨四更时分突然传来起驾的鼓声,诗人彻夜未眠一直听着报晓的鸡鸣。这里通过"忽传"的意外感和"不寐"的疲惫感,暗示了随驾人员的辛苦,也反衬出皇家行程的紧张匆忙。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是大场面全景(仪仗队),然后拉近到沿途细节(旗帜、马匹、池塘),最后定格在深夜待命的特写,既有皇家出巡的恢弘气势,又暗含随行人员的真实感受,在庄严中透着生活气息。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