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骀荡东风柳。
正人间、波甜尘暖,鹢飞龙骤。
佛子归来花雨路,沉水博山罗袖。
岂止是、传灯功就。
千载袈裟存厚泽,念浮桴远道敦朋友。
鲸浪阔,转牛斗。
缁衣我过维扬又。
礼蒲团、金身玉座,没阶而走。
更赴平山堂上会,太守文章在否。
此江左、才人渊薮。
多少维摩善诗画,继红桥修禊挥椽帚。
萧寺动,蒲牢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扬州的文化盛景,充满文人雅士的洒脱与佛教文化的庄重。

上阕开篇用"骀荡东风柳"带出春风拂柳的生动画面,随后展现人间热闹景象:甜美的春水、温暖的尘世、龙舟竞渡的欢腾。"佛子归来"四句转入佛教主题,写僧人传法的功德,袈裟承载的千年文化传承,以及跨海传法的友谊。

下阕写作者重游扬州的见闻。"缁衣"指僧袍,作者走过扬州,参拜佛像,虔诚行礼。"平山堂"是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引出对文人雅集的追忆。"江左才人渊薮"赞美此地人才辈出,像维摩诘这样能诗善画的文人雅士在此续写"红桥修禊"的佳话。结尾以寺庙钟声(蒲牢是钟上兽形装饰)收束,余韵悠长。

全词巧妙融合了三种意象:春日的生机、佛教的庄严、文人的风雅,展现了扬州作为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语言既有"波甜尘暖"这样清新的描写,也有"鲸浪阔,转牛斗"这样大气磅礴的笔触,读来令人神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