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煤矿学校语文组诸同仁

玩赋吟诗兼养真,频年孤独少同声。
乍逢萍水论文友,遽唱骊歌惜别身。
天上原无永圆月,世间还有再来春。
行看桃李成蹊日,不负权修志树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老师在离开煤矿学校时,写给语文组同事的告别之作。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三种交织的情感:

1. 孤独与知遇 前四句像在聊天:平时写诗修身却少有知音("玩赋吟诗兼养真"),像独自走在沙漠里的人突然遇到绿洲——和同事们讨论教学的时光("乍逢萍水论文友"),可惜转眼就要分别("遽唱骊歌惜别身")。这里的"萍水"比喻偶然相遇的缘分,就像浮萍随水漂流时偶然相聚。

2. 豁达的告别哲学 五六句用自然现象宽慰大家:月亮都有阴晴圆缺("天上原无永圆月"),冬天过后春天总会再来("世间还有再来春")。这既是对人生聚散的坦然,也暗含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3. 教师的职业信念 最后两句突然明亮起来:眼前浮现出学生们成才的景象("行看桃李成蹊日"),用"桃李成蹊"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指桃李树下被人踩出小路,比喻老师培养的学生众多)表明自己即使离开,也会继续践行教育使命("不负权修志树人"),"权修"指暂时的工作安排,"树人"呼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想。

全诗就像用诗句织成的锦缎:浅处能看到离别的不舍,深处藏着教师这个职业特有的温暖——即使自己像候鸟般迁徙,仍坚信播下的知识种子终将长成森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带着伤感前行"的力量,既不说教也不煽情,就像老同事临行前拍拍你肩膀说的那句:"以后课堂上见不到我,但你们教出的学生里,都有我的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