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九疑

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白日如无路,青山岂有人。
烟收遥岫小,雨过晚川新。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现实与理想间徘徊的心境,充满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前两句"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直白地道出了现代人共通的烦恼:每天忙忙碌碌,却找不到生活的真谛。就像我们整天为工作奔波,内心却渴望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内心的矛盾。"白日如无路"写出现实的迷茫,而"青山岂有人"则暗示理想中的净土。雨后远山变得清晰、河流焕然一新的景象,象征着经过内心挣扎后获得的片刻清明。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诗人拄着拐杖凝望远方,连做梦都频繁向往那片净土,这种执着让人联想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那个"诗和远方"。整首诗用简单的语言,把现代人共有的精神困境和心灵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