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秋水泛舟
陶公三尺渔梭,十年来藓枯尘壁。无端夜半,风雷入梦,晓痕犹湿。起唤兰桡,荻花荡漾,黏天晴碧。望芝云一点,烂银盆里,青螺眼中堪识。独倚枕床清啸,看千帆霎时风力。孤篷稳紧,钓车慢卷,绿杨汀侧。远树如烟,飞鸥如雪,暮愁如织。倩何人小拂朱弦,写入一江秋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水龙吟 秋水泛舟》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宽广。
开头几句“陶公三尺渔梭,十年来藓枯尘壁”,借用东晋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叹在尘世中已蹉跎了十年时光,如同渔梭上长满青苔,尘土覆盖。
“无端夜半,风雷入梦,晓痕犹湿”,则描述了夜晚突然刮起大风打雷,让作者从梦中惊醒,清晨泛舟时还留有夜晚风雨的痕迹。这里的“无端”意味着突如其来的风雨,增添了秋夜的神秘感。
“起唤兰桡,荻花荡漾,黏天晴碧”,诗人清晨起身,唤来小船在荻花荡漾中划行,天空晴朗碧蓝,仿佛画面被大自然的色彩装点得格外迷人。
“望芝云一点,烂银盆里,青螺眼中堪识”,诗人眺望远处,仿佛看到一片云彩飘浮在水面,如同盆中的银光,而那青色的山峦就像青螺,清晰可辨。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水天一色的美景。
“独倚枕床清啸,看千帆霎时风力”,诗人独自一人倚在船头,清啸一声,望着远处风力催动着千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孤篷稳紧,钓车慢卷,绿杨汀侧”,舟行中,船篷稳稳当当地固定着,钓车上卷着鱼线,诗人慢慢收回,停靠在绿柳丛生的岸边。此处描绘了平静安宁的场景。
“远树如烟,飞鸥如雪,暮愁如织”,夜幕降临,远处树木轻烟般模糊,飞鸟如雪点点,满眼都是深夜的迷离。这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倩何人小拂朱弦,写入一江秋色”,最后,诗人感叹谁能用琴声为这江面的秋色作乐,融入这美丽的秋景。诗人希望音乐能捕捉住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微妙表达,诗篇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吴存
(1257—1339)元鄱阳人,字仲退。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