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zhé)。初惊蛰。鹁(bó)鸠(jiū)鸣怒,绿杨风急。
鹁鸠:亦称鹁鸪,天将雨,其鸣甚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yì)。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浥:湿润。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
注释
鹁鸠:亦称鹁鸪,天将雨,其鸣甚急。浥:湿润。
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
赏析
时届惊蛰,雷声隐隐,绿杨随风,浓杏拂墙,燕支重色,处处呈现出春日景色。词末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秦楼月·浮云集》是宋代词人范成大的一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词的开头,“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描述了天空中乌云聚集,隐约传来轻雷的声音。惊蛰,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春天的开始,大地开始回暖,冬眠的动物醒来,春天的活力渐渐显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接着写到,天际传来鹁鸠(斑鸠)的叫声,似乎在愤怒地啼叫。绿杨随风摇曳,显示出春天的风已经稍微有些力道,但也充满了生机。
“玉炉烟重香罗浥。”这里转向室内,描绘了室内的情景:点燃的香炉上盘绕的烟雾很重,香料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房间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拂墙浓杏燕支湿。”室外,粉红的杏花在风中绽放,花朵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增添了春天的生动和美丽。“燕支”即胭脂,这里形容花朵上的露水。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画面:在花朵的枝梢间,隐约可见一座画楼,有人站在那里,或许是欣赏这春天的美景。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美好情感。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苏醒,也是人们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