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胜利后的喜悦和自豪感,同时抒发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前四句写战争胜利的场景:杨仆将军的战船平定了百越地区,捷报从瓯宁传来。秋高气爽时,将士们的剑气直冲南斗星,朝廷的嘉奖令震动北方海域。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军事胜利写得气势磅礴。
中间两句转向个人感慨:虽然建立了万里声名,但双鬓已白;虽然守护百年文化,却仍过着清贫生活("一毡青"指简陋的青色毛毡)。通过对比,表达了功成名就却年华老去的复杂心情。
最后两句用比喻手法:珍贵的文字(珠玑)突然降临三山(福州别称),但谁还能像鲁坰(孔子讲学处)那样传承诗歌文化呢?这里既暗指自己获得佳作,又流露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全诗在胜利的豪情中融入对时光流逝和文化传承的思考,既有金戈铁马的壮阔,又有文人雅士的深沉,展现了作者作为文武全才的独特视角。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