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山间小馆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事的微妙对比。
前四句是春日特写镜头:山间小屋在春光中显得老旧,溪边木门挂着斜落的露珠。微风掀起新生的柳絮,细雨打落枝头残存的花朵。诗人用"青春老"这种矛盾修辞,暗示春光将尽;"新絮"与"馀花"的对比,更强化了季节交替感。
五六句转向小动物:蜜蜂忙着采蜜完成"每日任务",燕子衔着带香的泥土筑巢。这里用拟人化的"登课""作家",把蜂燕的忙碌写得像人类工作生活一样有规律,充满生趣。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自然万物依然美好(蜜蜂采蜜、燕子筑巢这些自然规律没变),但人间事务却越来越杂乱。通过"物情"与"人事"的对比,透露出对世俗烦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蒙太奇:从老屋露珠的大全景,到柳絮飞花的近景,再到蜂燕忙碌的特写,最后定格在诗人沉思的画外音。文字清新如白话,但每个画面都藏着季节流转的密码和人生感悟。
陈德永
元台州黄岩人,字叔夏,号两峰。少师从盛象翁、林弦斋。台省辟为和靖书院山长,累官江浙儒学提举。有《两峰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