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 雨中自排马湖归(壬午)

全未分明,疑水疑山,望中一片平芜。
看蜻蜓软翅,蝴蝶沾须。
翼重鸢飞忒忒,肩寒鹭立趄趄。
笑新诗口滑,墨气浮天,罩定葫蒲。
前村未远,吾庐闲在,庐中贮有琴书。
浑未识、茫茫身世,一半含糊。
往事回旋若梦,新怀历落多疏。
旁人若问,玄真何处,多在重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中归途的朦胧画卷,充满了诗人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的哲思。

上片写雨中归途的迷离景象。开篇用"全未分明"三句,生动刻画了雨天视线模糊的状态——远处的山水和平原都像蒙了一层纱,分不清轮廓。随后笔锋转向细微处:蜻蜓被雨打湿了翅膀飞得吃力,蝴蝶的触须沾着雨滴,老鹰和鹭鸶也都淋得瑟瑟发抖。这些细节让雨景顿时鲜活起来。最妙的是结尾三句,诗人自嘲因为这场雨诗兴大发,墨汁的气味仿佛能弥漫到天上,把葫芦藤架都笼罩住了,用夸张的比喻展现创作时的酣畅淋漓。

下片由景入情。走过前村就到家,家里珍藏着琴和书,但诗人却说连自己的身世都弄不明白。这种矛盾心理很有意思:明明有精神寄托(琴书),却对人生感到迷茫。"往事若梦"四句道出缘由——回忆像梦一样不真实,而新的感受又太过零散。最后用"玄真何在"的设问作结,暗示自己像唐代隐士张志和(玄真子)一样,更愿意隐居在云水之间。

全词妙在"朦胧感"的层层递进:先是视觉上的雨雾朦胧,再是记忆的模糊不清,最后是人生方向的若隐若现。诗人把雨天特有的湿润感、迷茫感,与人生感悟完美融合,就像在雨帘中看世界,既真实又虚幻。特别是"一半含糊"这个说法,既指雨中视线,也指人生状态,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