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南昌元夕

灯火江城,翠屏红照鱼龙舞。麝薰低袅绣轮风,粉市香成雾。

草草莺啼燕语。散珠尘、几声漏鼓。画龙残烛,送了黄昏,只应归去。

钿阁钗帘,故人明镜伤幽素。玉梅花是去年栽,开到相思处。

闲把栏干细数。一根根、无聊意绪。夜寒停梦,月静重门,星繁高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南昌元宵节的繁华夜景,却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上片写元宵节的热闹场景:江城灯火通明,鱼龙灯舞动,街道上香气弥漫。但"草草莺啼燕语"暗示这热闹只是表面,作者心不在焉。随着更鼓声响起,残烛燃尽,热闹散场,只剩下该回家的落寞。

下片转入个人情感:华丽的闺阁中,故人(可能指爱人)对镜自怜。看到去年种的梅花,勾起了相思之情。无聊地数着栏杆,数着心中的愁绪。夜深人静时,寒月高悬,繁星满树,更衬托出孤独的心境。

全词用热闹的节日反衬内心的孤寂,通过"残烛""寒夜""孤月"等意象,将无形的相思化为有形的景物。最动人的是那份热闹中的孤独感——人潮散去后,留下的只有对往事的追忆和无法排遣的思念。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