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年寓叹

岁事分携作迳归,清愁环守有重围。
预供除日先人祭,次拂元朝道士衣。
狂似嵇康今尽懶,觉旭蘧瑗昔皆非。
新春未识耕耘地,当卜何如买钓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送年寓叹》通过描绘岁末年初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1. 岁末归家,愁绪萦绕 开头写诗人结束一年的忙碌,踏上归途,但心中却充满忧愁,仿佛被重重围困。这里的“清愁”可以理解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或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2. 祭祖迎新,遵循传统 诗人提到在除夕前祭奠祖先,又在元旦时换上干净的道士衣(可能指新衣或象征新气象的服饰)。这些细节展现了传统节日的习俗,也暗示诗人对过去的敬重和对新年的期待。

3. 懒散自嘲,反思过往 诗人用嵇康(魏晋名士,性格狂放)和蘧瑗(春秋时期贤人,善于反省)的典故自比,说自己如今懒散如嵇康,又像蘧瑗一样觉得过去的选择可能都是错的。这里透露出一种自嘲和迷茫,似乎对人生方向产生了怀疑。

4. 未来迷茫,向往闲适 最后两句写诗人不知道新的一年该如何安排生活——是继续务农劳作,还是干脆买一处钓鱼的地方隐居?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厌倦,或许更向往一种自由自在、远离纷扰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传统节日的细腻描写,又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他感叹时光飞逝,反思过去的选择,同时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想逃避现实。这种复杂的情感,让整首诗既有节日的氛围,又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孙嵩

(1238—1292)徽州休宁人,字元京。以荐入太学。宋亡,隐居海宁山中,誓不复仕,杜门吟咏,自号艮山。有《艮山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