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镇庙

遥从云朔起嶙峋,西岳东行近接邻。
形势中原开伟观,英灵历代飨明禋。
泉流不独涵千顷,云出时能雨八根。
此日跻攀凌绝顶,平观咫尺是星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伟高耸的山峰(中镇庙所在的山),以及登山者站在山顶时的震撼感受。

开头两句用"云朔"(北方)和"西岳东行"(华山向东延伸)点出这座山的地理位置——它像一条巨龙从北方蜿蜒而来,与西岳华山遥遥相望。三四句说这座山气势恢宏,历代都受到人们的祭祀崇拜,说明这是座历史悠久的名山。

五六句用生动的比喻写山的灵性:山泉不仅能灌溉千顷良田,山中云雾还能化作雨水滋润八方。这里把山写活了,仿佛它是有灵性的巨人,能惠泽四方。

最后两句最精彩,写登顶后的奇妙体验:站在绝顶时,发现平时遥不可及的星辰竟然近在咫尺。这种夸张的描写既表现了山势之高,也暗含深意——当我们勇攀高峰时,就能达到平常难以想象的境界。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最后这个画面:一个人站在世界之巅,伸手仿佛就能触碰星辰。这个意象既浪漫又励志,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攀登,就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风景。诗人没有直接说教,但通过这个震撼的画面,自然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胡谧

胡谧,字廷慎,会稽(今绍兴)人。明景泰间(1450—1456)乡试第一,旋登进士。任山西佥事提学,能公正地识拔人才,推动当地教育发展。遍历山西各地,查访残碣断碑,故基遗迹。纂成《山西通志》,以资料丰富、体例完善、详略得体而著称。成化十五年(1479),任河南按察副使,其间兴建大梁书院,祀濂溪以下10人,大力兴学,同时参与编纂《河南总志》,此为河南省第一部省志,体例甚为得当。擢广东参政。历官30年,清廉自守,人称为真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