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子固三香图
昔时我在桃花原,群仙呼我游昆崙。
飞佩凌波出湘浦,月明同醉罗浮村。
江头小白效矉者,琼蕤暗结心婵媛。
紫皇召还蕊珠阙,十年谪隐苍龙门。
道人神游碧云里,染霞能返三香魂。
玉骨千霜蜕幽影,轻烟半湿鲛鮹痕。
翠羽纷披向人舞,金杯劝我开芳尊。
阆风迢迢隔银汉,安得下土同灵根。
海国天寒忽相见,瑶瑟载鼓花能言。
飞佩凌波出湘浦,月明同醉罗浮村。
江头小白效矉者,琼蕤暗结心婵媛。
紫皇召还蕊珠阙,十年谪隐苍龙门。
道人神游碧云里,染霞能返三香魂。
玉骨千霜蜕幽影,轻烟半湿鲛鮹痕。
翠羽纷披向人舞,金杯劝我开芳尊。
阆风迢迢隔银汉,安得下土同灵根。
海国天寒忽相见,瑶瑟载鼓花能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梦境世界,通过诗人与神仙的奇妙邂逅,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现实局限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回忆仙境(前八句): 诗人回忆自己曾在桃花源般的仙境,与群仙同游昆仑山,在月明之夜醉饮罗浮村。这里用"飞佩凌波"描绘仙女轻盈的姿态,"江头小白"指效仿西施的凡人,暗示人间对仙境的向往。但后来诗人被贬谪凡尘,在"苍龙门"(指人间)度过了十年。
2. 道人招魂(中间六句): 一位修道之人用云霞为诗人召回"三香魂"(可能指梅、兰、竹等高洁之物的精魂)。这里用"玉骨千霜"形容植物的清冷高洁,"鲛鮹痕"(鲛人织的薄纱)比喻花瓣的轻盈透明。翠鸟起舞、金杯劝酒的画面,展现了仙境的美好。
3. 现实感慨(最后四句): 诗人感叹仙境(阆风)与人间相隔遥远,但突然在海国天寒时与仙花重逢,瑶瑟声中花朵似乎能言语。这里暗示在特殊时刻,凡人也能感受到超凡脱俗的美。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飞佩凌波""月明醉饮"等画面感极强的描写,构建出令人神往的仙境 - 通过"效颦者""谪隐"等对比,突出仙凡之别 - 结尾"花能言"的奇幻想象,给读者留下回味空间
全诗表面上写寻仙访道,实则寄托了诗人对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这种追求的惆怅。
张天英
温州永嘉人,字羲上,一字楠渠,号石渠居士。酷志读书,穿贯经史。征为国子助教。性刚严,不好趋谒,再调不就。工诗,尤善古乐府。有《石渠居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