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尹佐郎晖之上京

九月辽阳塞草腓,朔风霜气满征衣。
行人欲近燕山宿,雁乳平芜晓不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方边塞秋日送别的画面,语言简练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九月辽阳塞草腓,朔风霜气满征衣"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九月的辽阳边塞。这里用"草腓"(草枯萎)和"朔风霜气"(北风带着霜寒)两个细节,立刻让人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寒冷。特别是"满征衣"三个字,既写出寒风刺骨,又暗示行人旅途艰辛。

后两句"行人欲近燕山宿,雁乳平芜晓不飞"转向行人视角。想靠近燕山投宿,却看见平原上的大雁在清晨静静孵卵不飞。这个"雁乳"的细节特别巧妙:一方面用大雁安巢反衬行人的漂泊,另一方面"晓不飞"的宁静画面,又透露出行人面对前路的孤独感。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声的苍凉"。没有直接写离愁别绪,但通过枯萎的草、刺骨的风霜、投宿的疲惫、连大雁都安巢了的对比,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行人(或许也包括送行人)内心的孤寂。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诗最迷人的地方——用眼前景,道心中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