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

十五日已前明似镜,十五日已后曲如鎌。
正当十五日,元人知此意,
令我忆南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月亮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充满禅意。

前两句用月亮的变化打比方:农历十五之前的月亮像明亮的镜子(圆满澄澈),十五之后的月亮像弯曲的镰刀(逐渐残缺)。这里用月亮圆缺的自然规律,暗指人生有起有落、有得有失的常态。

关键在第三句"正当十五日"——月亮最圆的那一刻。诗人说这时候"元人知此意",意思是只有悟道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真谛。这里的"元人"可以理解为看透事物本质的智者,他们明白圆满只是瞬间,变化才是永恒。

最后一句"令我忆南泉"是点睛之笔。南泉是唐代著名禅师,这里借南泉之名点出全诗的禅宗思想:不要执着于月亮的圆或缺,就像不要执着于人生的顺境逆境,要超脱地看待一切变化。

整首诗用简单的月亮意象,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中,真正的智慧是像南泉禅师那样,以平常心看待所有状态。圆满时不骄傲,残缺时不沮丧,这种超然的态度才是诗人想要传达的。

释子益

释子益(?~一二六七),号剑关,剑州(今四川剑阁)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初住隆兴府兴化寺。移住隆兴府云岩寿宁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福州西禅怡山长庆寺。三年卒。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有《剑关子益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林希逸所撰序。释子益诗,以辑自《语录》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