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慧上人惠诗为古风以赠

贯休齐己唐诗人,当时逸气凌簪绅。声名亹亹逼甫白,幽兰直与梅争春。

谁知北面石霜老,服勤杖屦皆终身。二公所得当盖世,英词杰句风中尘。

至今传者以诗重,妙处反为诗所湮。弄翰戏墨虽佛事,炊沙作糗成饥嗔。

不欲诗工与字巧,绪馀能夺道之真。心宗一了万法具,辩才飞转陶家轮。

君不见阿难多闻及辩慧,咒语要敌摩伽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在夸两位唐代诗僧贯休和齐己,同时探讨了诗歌与佛法的关系。

开头说贯休和齐己虽然是出家人,但写诗的才华完全不输当时最厉害的诗人("甫白"指杜甫李白)。他们的诗像幽兰和梅花一样高雅,在诗坛独树一帜。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却甘愿拜在石霜禅师门下当学生,终身虚心求教。

接着诗人提出一个深刻观点:虽然两位高僧的诗写得极好,但后人记住他们更多是因为诗写得好,反而忽略了他们真正的佛法修为。这就好比想用沙子煮饭("炊沙作糗"),不仅吃不饱还会生气——光追求诗词技巧是没用的。

最关键的是后两句哲理:写诗练字这些本事虽然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但太注重这些表面功夫,反而会偏离修道的本质。真正重要的是领悟佛法真谛("心宗"),就像陶轮转动一样自然流畅。最后用阿难尊者的典故说明,真正的智慧不是靠嘴皮子功夫,而是要有降服心魔的真本事。

全诗最精彩的是提醒我们:不要被华丽的文字迷惑,真正有价值的是文字背后的精神境界。就像现在很多人追求网红打卡、表面功夫,这首诗提醒我们要关注本质的东西。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